弘揚傳承旴江醫學千年薪火——記國家級名老中醫謝強
發布時間: 2024-10-21 16:11:51 | 來源: 中國網健康 | 責任編輯: 曹洋
旴江醫派傳承人,是今年71歲的國家級名中醫謝強教授近十幾年來尤為顯著的學術標簽。江西古代中醫藥到底有多牛?能清楚回答這個問題的人屈指可數,但他又是其中最有說服力和權威的一位。江西中醫耳鼻咽喉學科創始人,主要研究針灸學、五官科學和旴江醫學史,從事中醫五十年如今榮譽等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享有國家級名老中醫、江西省國醫名師等稱號。因為他的存在,這些根植于中醫文化里的旴江醫學醫藥傳承,不再蜷縮于醫學書籍和文獻史料當中,正被更多人“看見”,且以全新的更具親和力的姿態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江西中醫藥源遠流長,回頭追溯的話,旴江醫學無疑是這段歷史長河中輝煌的一頁。旴江醫學關于中醫“辨證論治”的經典思想,傳世千年,至今仍未過時。謝強教授旴江醫史最新研究顯示:旴江醫學起源于公元前西漢,有醫藥名家2027人、醫籍821種。這是至今為止,旴江醫派是國內有準確考證,起源最早人物最多的地方醫學流派群體。
中醫作為獨特的醫學體系,在浩瀚的中國歷史長河中,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見證了中華民族的輝煌與變遷。它磅礴、宏大,猶似萬里長江九曲黃河,“有源故其流不竭,千里奔涌、萬壑歸流,有積故其力無窮”。江西旴江醫派、廣東嶺南醫派、江蘇孟河醫派、安徽新安醫派,是我國古代起源較早的地方醫學群體。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提起“地方醫學流派”,仍默指這四大傳統地方流派;2013年,國家中醫藥管理部門對近現代中醫流派進行了篩查認定,首批確認了64家地方醫學流派,據此遴選出64家重點建設的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江西旴江醫學流派傳承工作室榜上有名,目前保持著江西中醫學史上“首個且唯一”的紀錄。至此,“一源多流、流派紛呈”中醫學術特色和格局,從國家層面由上至下形成共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民族瑰寶,跨越五千多年的中醫學,擁有充盈的精氣神,迸發出強勁活力。
搞旴江醫史,曾擔心被誤解“不務正業”
謝強教授1953年出生在贛江邊上的省會南昌,一歲時被送回老家撫州臨川,從小喝著旴江水長大,稍大一點返回南昌上學,并在南昌工作、成家立業。贛江水與旴江水,早已與他血脈相融。
謝強教授的奶奶楊滿金是一位鄉村土郎中,為鄉里民眾施醫濟苦,幼時的他誦讀著清代陳修園《醫學三字經》啟蒙長大;十歲又隨父親謝日新開始學習明代李梴《醫學入門》,論起淵源,他家傳數百年的謝氏“上補下瀉”針法,就是出自李梴的“南豐李氏補瀉法”。隱去外人眼中“醫學世家”的光環,孩子眼中的奶奶,大概惟有溫暖如春的親情。1974年8月,他二十歲剛出頭,從南昌市衛生學校中醫專業以優異成績畢業,順利分配到江西中醫學院工作。
中醫學科過去不太完善,一個中醫大夫,內、外、婦各科的病都要看。那時很少有醫院開設耳鼻喉專科的。在他等候分配科室上班的9月份前,當時原國家衛生部將在廣州舉辦“首屆全國中醫耳鼻咽喉口齒科師資培訓班”的通知文件下發到了江西中醫學院。于是這個機會,“自然而然”安排給了這位新來的中醫院校畢業生。培訓歸來,謝強教授成為中醫耳鼻喉科的學科帶頭人,在江西省中醫院正式創建了耳鼻咽喉科,開展耳鼻咽喉科醫教研工作,填補了江西無中醫耳鼻咽喉學科的空白。
隨著門診“望聞問切”與臨床實踐經驗的積淀,謝強教授逐漸成長為耳鼻喉學科骨干,醫術精湛、理驗俱豐,對五官病癥治療有獨到認識,擅長用針灸、中藥、按摩、導引等傳統特色療法治療五官疑難病癥、腫瘤及抗五官衰老。豐厚的臨床經驗和學科理論研究,為他后來提出的五官科學術思想打下堅實基礎。
謝強認為,要從中醫經典和古代中醫病案中汲取營養。“古代媒體不發達,怎么傳播?那時寫個信都很難寄到。因而他們寫書的目的很純粹,就是想記錄自己的從醫經驗,所以里面有很多真的(可供借鑒的)東西;同時要善于從秘方、秘技和秘法中尋找靈感,“很多都失傳了,但民間還有,甚至很多不懂醫學的人,至今原封不動地保留收藏著這些珍貴的秘方、秘技和秘法。他不懂醫,人家怎么傳,他就怎么用。關鍵是傳下來的老方子,仍然有用、有效。”這就是中醫的奇妙之處。
“往往在民間,才可能保存些最原始的東西。”謝強不斷地從鄉賢口中了解當地傳統文化和醫家軼事、從農人、樵夫、道士僧人那里探尋藥家遺跡和傳人,這個習慣他堅持了差不多近五十年。
而對于旴江醫史的探尋和考證,謝強一開始是抗拒的。無它,在他的感覺里,自己耳鼻喉科專業與醫史理論研究似乎挨不著邊。“我是搞耳鼻喉科的,再去搞旴江醫史,人家不要說我不務正業啊?”1988年江西著名醫史研究大家楊卓寅教授在《江西中醫學院學報》上發表文章《地靈人杰的“旴江醫學”》,正式提出“旴江醫學”概念。經研究考證:旴江醫學地域分布于"旴江流域",應屬于"地理醫學區域”范疇,旴江的干支流涉及流域內十幾個縣市;從宋代到民國,共有醫家200多人、醫籍100多種(本),江西古代十大名醫中有七人出自旴江流域。這份考證成果,填補了江西地方醫學史研究領域的空白。
謝強教授很清楚,那個年代史志文獻散失嚴重,能搜集并掌握的史料文獻非常有限。即便在楊老囑托“要好好研究旴江醫學”后續的三十多年里,他搜集相關史料所遇到的難度依然不低。“楊老那篇文章4000來字,下面是沒有參考文獻的,考證出的200多位旴江名醫,當時沒有寫出具體名字來。(直到)老先生后來寫內部資料,這200多人的名字才寫出來。”
謝強對旴江醫學史研究執著癡迷,他“就像尋覓我年少時的‘愛人’。”當年楊老的鼓勵,給予他一種不拘一科一室,立于堅守與傳承之上的廣闊視野。旴江醫學名醫輩出、醫著宏富、學術繁盛,在諸多地方醫學流派爭鳴與交融中崛起,為中醫學可持續發展貢獻了不可或缺的“江西力量”。而進一步挖掘,深入研究、闡釋它的內涵和精神,宣傳好其中蘊含的偉大智慧,始終成為謝強教授的自覺追求與責任擔當,“既有中醫情懷,也有家鄉情懷,所以我的責任,是要把旴江這個醫學這個流派,它的學術思想、理論學說、臨床經驗,還有一些秘法偏方都挖掘出來,豐富我們的中醫學。”至此,謝教授在旴江醫學的探索中一路向前。
戰勝病魔 旴江醫學研究彰顯魅力
這不是個好消息。2011年12月份,謝強教授突感臀部疼痛不適,直到幾個月后全面檢查才知道是淋巴癌晚期。
毋庸置疑,這是人生的至暗時刻,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我這才發現,我這個旴江醫學還沒開始搞,(生病)以后出門去收集資料,就很難了。”謝強教授說,“我是江西省首批二級教授,本來是想等到退休再來搞這個旴江醫派,但是現在成了中醫耳鼻喉科大家,(反而)得了癌癥,不得了(怕時間來不及了)。”
這像是命運跟他開了一個玩笑,目標越接近,困難越增加。臨近60歲,卻突生意外,查出得了淋巴癌。雖有萬般無奈和不舍,但生活總要繼續向前。“我就把多年收集到的史料文獻轉成電子版裝進電腦,去上海治病。一邊治病一邊寫文章。在這之前,我的(旴江醫史)研究文章是沒寫出來的,只有收集整理。”這是在與時間賽跑。
2012年12月,謝強教授第一篇旴江醫史研究文章《旴江流域及旴江醫學地域分布今考》在江西中醫學院學報上發表,對旴江流域及旴江醫學地域分布進行了嚴謹界定。經梳理研究考證得出:旴江干支流涉及的區域,就是旴江醫學分布范疇,遍及廣昌、南豐、南城(建昌)、黎川、資溪、金溪、樂安、宜黃、崇仁、臨川(撫州)、東鄉、豐城、樟樹(清江)、進賢、南昌(豫章、洪都)、新建16個縣市。旴江醫學流派的核心區域分布于此16個縣市。
2013年4月,第二篇研究成果《旴江醫家醫籍地域分布考》火熱出爐。經考證:在漢代,江西的旴江流域已經有了醫家的醫事活動和著述。興起和繁榮于撫州市區域,發展于南昌區域。“我2013年發表的這篇論文正式提出:旴江醫學起源于西漢,就不是從宋代開始了,公元前西漢到民國,共有1000多個醫家,有600多本醫學書籍。”《旴江醫家醫籍地域分布考》對歷代醫家和醫籍地域分布情況作了較為詳細的介紹。由于內容多篇幅長,索性采用分篇分期發表。“文章分期發表過程中,如又遇有新文獻發現(來佐證),我在上海住院時,連飯都要多吃一口,因為有精神鼓勵。人家化療嘔吐脫頭發睡不著覺,我什么問題都沒有,睡覺香香的,我一下子就好了。”
風輕云淡,灑脫且無畏,完全不像一位身患絕癥的病人。不談癌癥之軀重病苦楚、不談與病魔抗爭于病床堅持工作,他的眼神里,只充滿著研究成果發表后的喜悅。
那段時間,大概連他自己都未必清楚:未來究竟還有多長?
在上海,謝強教授的淋巴癌,采用了中西結合治療,做化療,也以中藥輔助。這個中藥藥方,是他自己開的。“這個中藥藥方,得益于我幾十年的旴江醫學調查成果,算是給我的回饋。我不搞旴江醫學研究,這命可能沒有了。”
謝強教授用堅強的意志、樂觀的心緒及自己精湛的中醫技藝,竟戰勝了病魔,成就一段中醫界佳話。而有能力一手將生命從懸崖邊緣拉回來的,正是他自己。淋巴癌病情逐步痊愈康復,謝強教授無暇多顧仍筆耕不輟,于2013年6月發表《旴江醫學發展紀年》,記述旴江流域醫學領域重要事件,呈現旴江流域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醫流派與建昌藥幫、樟樹藥幫前后相襲傳承之歷史源流。2014年4月又發表《旴江醫學發展探尋》,這次以朝代更迭的歷史視角,從歷代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多個維度,來審視、研究、考證旴江醫學發展傳承的歷史脈絡,得出:自西漢后的兩千余年歷史長河中,旴江醫學因道教傳道行醫而興起于漢唐,因尊儒重醫而發展于宋元,因政治文化中心南移而繁盛于明清以降,源遠流長,醫藥繁盛,名醫代出,影響深遠,流傳海內外。
到此,謝強教授已完成第一次旴江醫學研究考證工作。以大量翔實可查的文獻史料進行醫海拾珍,揮去歷史迷霧擦去時間蒙塵,較為清晰地展現出兩千余年活躍在旴江流域眾多旴江名醫鮮活而又耀眼的群體輪廓。
“我第二次考證,2016年推出延續論文《旴江醫學史考》,原來旴江流域有醫學名家1000人左右,現在增加到1600多人;2018年第三次考證,作為首席專家參加由原撫州市衛計委組織的旴江醫派歷代醫家調查,對各個鄉村歷史進行實地查證。于2019年發表《旴江醫派志略》,考證出的醫學名家提高到2000多人,醫學書籍800多種。旴江醫學流派在中醫里已經是我國第一啦。”自此,終于等來旴江醫學身披華服、頭戴寶冠全景式亮相,完成了旴江醫學傳承序列的溯源和歷史發展脈絡的宏大梳理,這是對旴江醫派在源遠流長中醫大家庭里席位的一次校準和重新定位。
旴江醫學仍將為中醫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提起謝強教授,人們的第一反應便是“旴江醫學”。已發表《旴江流域及旴江醫學地域分布今考》《旴江醫家醫籍地域分布考》《旴江醫學史考》《旴江醫派志略》等大量研究文章。他,已然成為“旴江醫學”的權威詮釋者。
對旴江醫史進行系統研究,其實是一次大摸底,摸出了江西醫學的底氣和底蘊。畢竟,古代旴江醫派這位“優等生”給出的成績單由始至終都足夠驚艷。在2019年發表的《旴江醫派志略》中,謝強教授將這些領先于同級生的“優勢科目”逐項進行過嚴謹考證:本草學流派、炮灸學流派、養生學流派、寒溫統一熱病學流派、脈學流派、大方脈(內科學)流派、外科流派、婦科流派、小方脈(兒科)流派、喉科流派、眼科流派、骨傷科流派、針灸科流派等等,對促進中醫學的發展、創新、走向世界所做出的貢獻,在中國醫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謝強教授充滿自豪的談到,“所以說,江西的旴江文化和醫學,影響了中國的中醫學千百年。”
“現在病好了,我想再活20年”,面前的謝強教授氣色極好,直視你時眼睛里充滿著光。連聊兩個多小時仍精神矍鑠,中途不休息也不曾離座喝水,比年輕人勁頭還足。外人不提,誰又能想到他曾陷于生死邊緣得過癌癥呢?
謝強教授2018年總算是從繁忙的江西省中醫院臨床一線抽身出來,現任江西中醫藥大學岐黃國醫書院岐黃中醫門診部主任中醫師,每周一至周五下鄉調研考察、周六周日出診看病,處于“退而不休”的狀態。但繁忙程度更甚從前,總是不時有各類電話找他,出版社送樣書、邀請出席科普講座詢問檔期、患者電話咨詢復診時間以及公眾號文章更新等等,好在他對此樂此不疲。“前天我上了一天的班,昨天星期天我下午上班。上午半天,你知道我去哪里了吧?早晨6點多鐘坐動車,到南豐縣,就是李梴的故鄉,去揭牌我的工作室。快十二點往回走,一點多到南昌,下午兩點又去醫院上班,時間趕不趕?
讓他感到緊迫的,不是日常的繁忙,而是時間不夠用。“我原來生病的時候,我想再活三年;現在病好了,我想再活二十年。”
江醫派研究系列叢書計劃出版十七本,從2016年陸續推出,隨著2023年12月《旴派上補下瀉經典針刺學》和《旴派謝強轉移興奮灶針灸療法》兩本新書上架,已接近完成計劃總量的一半。今年他又著手構思策劃兩本大部頭書籍。“一本寫《旴江醫學從西漢走來》,把旴江醫派所有的名醫,他們的學術思想、技術方法都寫進去,還把秘方秘籍放進書里去;另一本,就像李時珍《本草綱目》那樣的書,我把方子寫出來了,怎么治,怎么操作、怎么應用,交代地清清楚楚,需要寫大幾百萬字。”
從楊卓寅教授孤寂前行首開旴江醫史研究,成就“旴江醫學研究第一人”,由此帶動旴江醫學研究熱潮。謝強教授追隨其后,通過近五十年的挖掘整理研究考證著書立說,將旴江醫學歷史,推溯到中醫起源最早的地方醫學流派;而如今,家傳數百年的謝氏針法在他手上也創新為《旴派上補下瀉經典針刺學》《旴派謝強轉移興奮灶針灸療法》,并將家傳絕學開枝散葉,新一代傳人不斷涌現。不僅有作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第六代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傳承工作指導老師的謝強教授,同樣有實力突出的后輩新秀扛起了“謝強經驗繼承人”的大旗,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2023年9月,謝強教授受聘為江西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旴江醫派研究院名譽院長;同一年,《江西省“十四五”時期高等學校設置規劃》對外發布,已將“江西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升格為江西旴江中醫學院(公辦)”提上議程。外界認為,一旦得以批準,江西旴江中醫學院將成為全國唯一以中醫流派命名的本科院校。
今年的11月2日,即將在旴江醫學的發祥地江西省撫州市召開的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旴江醫派研究分會成立大會,謝強教授擬受聘為會長。這意味著謝強教授將旴江醫學的傳承和發展推向了新的高度,讓旴江醫學在新世紀展現出新的耀眼光彩。
謝強教授想重新回答一遍曾經的那個“靈魂拷問”,這也是江西落實“中醫藥強省戰略”中面臨且必須回答的時代之問。“我們承認你旴江醫學在古代很偉大,那么我們問你,如今的旴江醫學還能輝煌嗎?還有影響嗎?”一如多年前的自信,如今更確信,“我想,一定可以。”謝強教授回答。(圖文:譚穆、黃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