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關節炎,要看風濕免疫科
發布時間: 2024-10-18 11:06:10 | 來源: 中國網健康 | 責任編輯: 君君
10月12日是“世界關節炎日”。據統計,全世界關節炎患者約有近4億人,在亞洲地區每6個人中就有1人在一生的某個階段患上關節炎。我國有近1億人患有關節炎,而且人數還在不斷增加,并有更加年輕化的趨勢。
關節炎泛指發生在人體關節及其周圍組織的炎性疾病,臨床表現為關節的紅、腫、熱、痛、功能障礙及關節畸形,嚴重者導致關節殘疾。關節炎的病因復雜,主要與自身免疫反應、感染、代謝紊亂、創傷、退行性病變等因素有關。
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中山五院)風濕免疫科首席專家張樺主任醫師表示,關節炎并不是小問題,它帶來的不便和痛苦超乎想象。患者常常會經歷關節疼痛、腫脹,甚至關節變形,嚴重影響日常活動和生活質量。此外,關節炎還會限制人們的社交活動。患者可能無法參加戶外活動、聚會等,與朋友和親人的交流也受到影響,從而產生孤獨感和失落感。對于工作中的人來說,關節炎會降低工作效率,所以,千萬不要輕視關節炎的危害,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至關重要。
關節炎的類型多種多樣,常見的有骨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及銀屑病關節炎等。
骨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關節疾病,它可以影響某個關節的所有部分,引起肌肉疼痛、炎癥或行動不便。多見于中老年人,起病過程大多緩慢。手、膝、髖及脊柱關節易受累,而掌指、腕及其他關節較少受累。病情通常隨活動而加重或因休息而減輕。
類風濕關節炎與遺傳、細菌及病毒感染、環境因素包括吸煙有關。常見表現為雙手指、腕、肘、膝、踝、足部關節對稱性疼痛,常伴有早晨起床時關節僵硬感,未經規范治療常出現關節畸形,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但40-60歲女性更多見。
痛風性關節炎多發于40歲以后的男性,是一種由于體內嘌呤代謝異常而導致的高尿酸血癥,并且引起反復發作性急性關節炎,拇趾是最常見的受累區域。多數痛風患者在其一生中的某個時期會發生第一跖趾關節受累。其他可能受累的足部區域有足背部、足跟以及踝部。
強直性脊柱炎主要侵犯脊柱,多見于青壯年男性,是“青年男性致殘殺手”。主要表現為夜間及早晨起床時腰痛,也可出現非對稱性的下肢大關節炎,未經治療出現脊柱畸形,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該病有明顯的家族發病傾向。
銀屑病關節炎是一種與銀屑病相關的炎性關節病,有銀屑病皮疹并伴有關節和周圍軟組織疼痛、腫脹、壓痛、僵硬和運動障礙。該病可發生于任何年齡,高峰年齡為30-50歲,無性別差異,但脊柱受累以男性較多。
避免誘發關節炎發病的環境因素:平時注意衛生,保持居室通風和空氣良好,防潮、保暖,避免病原菌尤其是鏈球菌傳播。此外,其他環境因素如紫外線、某些化學物質的接觸,可能導致某些易感人群產生異常免疫反應,導致不同關節炎的發生,易感人群應避免強紫外線和某些化學物質的接觸。
合理飲食,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科學合理的飲食是預防某些關節炎發生的措施,如減少攝入動物內臟、海鮮、禽肉、豆類等富含嘌呤的食物,能有效預防痛風性關節炎。吸煙人群患類風濕關節炎的幾率明顯升高,戒煙已成為類風濕關節炎的預防措施之一。
保持心情愉悅,適量運動,提高機體免疫力:臨床上很多患者都是在經歷了不良生活事件后出現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現,因此,保持樂觀、穩定的心態,有利于預防由自身免疫病引起的關節炎。
張樺主任醫師同時提醒,很多人缺乏對關節炎相關知識,容易忍受疼痛或忽視治療,或容易聽信各種廣告或宣傳,服用對治療疾病沒有幫助甚至會損害身體健康的藥物。在此呼吁廣大市民不要濫用藥物,一旦出現關節疼痛、腫脹等關節炎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找專科醫生治療,以免最終危害自己的身體健康,造成難以挽回的影響。(許晴晴、張嘉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