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第三屆大會首次關注精神衛生和心理健康
發布時間: 2024-07-17 15:05:18 | 來源: 中國網健康 | 責任編輯: 曹洋
7月16日,由上海拓新健康促進中心主辦,勃林格殷格翰中國支持的“多方共建精神衛生生態體系沙龍”在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第三屆大會(以下簡稱“全球健康論壇大會”)期間成功舉辦。
精神衛生既是全球性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也是嚴重的社會問題。常見精神疾病預估每年使全球經濟損失約1萬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將增至6萬億美元[ Mental health matters - The Lancet Global Health],這無疑給患者和家庭及全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數據顯示,全球約10億人正在遭受精神障礙的困擾,即每8人中就有1人,其中預估85%無法獲得精神衛生服務。[ WHO Special Initiative for Mental Health]
上海拓新健康促進中心王宇理事長在致辭環中說,精神衛生作為公共衛生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每一個人的生活質量和社會的和諧穩定。近年來,中國在精神衛生體系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但也面臨一些挑戰和改進空間。
在主旨演講環節中,上海精神衛生中心黨委書記謝斌、北京外企德科人力資源服務上海有限公司健康科技負責人羅寧、中國紅十字基金會賑災發展部副部長廖玲和勃林格殷格翰大中華區企業事務部高級副總裁殷妤涵,分別從各自所在領域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和亟待解決的問題做了主題分享,并對我國精神衛生和心理健康生態體系建設的必要性和關健舉措均提供了專業洞見。
謝斌介紹了衛生服務模式和價值取向從“工業化時代醫療服務”向“信息化時代健康服務”的轉變,以及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及其利用的復雜性,并強調心理健康命運共同體生態體系建設的重要性。上海精神衛生中心通過“走進來”和“走出去”兩大舉措拉近醫院與社會公眾的距離,通過豐富多樣的科普活動和傳播渠道,逐步改變公眾對精神疾病的刻板印象、歧視與偏見,構建以“600號”為核心的多元化科普生態圈,成功將600號打造為上海人民的心靈家園。
精神衛生生態體系的建設需要政府、醫療機構、社會組織、企業、家庭和個人的共同努力,公益組織也是構建精神衛生整合型服務體系的組成部分。中國紅十字基金會賑災發展副部長廖玲女士在主旨演講中表示,公益組織可以充分發揮人道資源動員和鏈接的優勢,積極開展人道救助、患者關愛與公共倡導等公益活動,積極倡導和參與消除對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視。
勃林格殷格翰大中華區企業事務部高級副總裁殷妤涵,結合企業在精神衛生領域持續深耕14年中的洞見,分享了目前重性精神疾病在創新藥物開發、疾病負擔、患者康復需求、疾病認知和社會關注等方面所面臨的挑戰。她表示,近幾年社會公眾對焦慮和抑郁等精神疾病的認知在逐步提升,輿論環境也日趨友好。但對重性精神障礙(如精神分裂癥、創傷后應激障礙等)的認知還相對匱乏,誤解、污名和歧視普遍存在。希望通過全球健康論壇的平臺,能夠匯聚各方力量,積極推動中國精神衛生和心理健康領域的開放合作,提高整個社會對精神疾病的認知,努力消除社會和公眾對重性精神障礙的歧視與病恥感。作為企業,勃林格殷格翰愿意聯合各有關社會團體為塑造一個更加包容、支持和接納的公共環境與政策環境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北京外企德科人力資源服務上海有限公司健康科技負責人羅寧分享了職場人群心理健康的現狀和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焦慮、抑郁和無意義感等)。
上海精神衛生中心和上海拓新健康促進中心共同提出倡議,希望專業機構、企業雇主和普通員工,圍繞心里健康,更加緊密地相互配合起來,踐行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關心Z世代,關愛職場女性,爭做“職場健康達人”,建設“健康企業”。關注心理健康,做自己健康的主人。最后,在各位與會嘉賓的共同見證下,發布了《職場人群心里健康倡議書》。
在隨后的圓桌討論中,上海精神衛生中心對外合作辦負責人龍江博士、上海精神衛生中心健康促進科曾慶枝科長、中央財經大學中國健康保障創新實驗室研究院郝珺,以及柏盛健康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周晞燁,就中國精神衛生生態體系面臨的挑戰,比如科普教育開展的規模、途徑,以及對人力資源的挑戰,發表了各自的觀點,并希望各方形成合力,從個人的心理健康,到組織和社會的整體心理健康,穩健推動中國精神衛生生態體系建設。
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成為全球健康論壇第三屆大會的亮點之一,也為今后中國建精神衛生生態體系的建設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溝通和交流平臺。(江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