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著名整形專家在京發起乳腺癌術后重建公益救助倡議
發布時間: 2023-05-18 14:49:01 | 來源: 中國網健康 | 責任編輯: 張豐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調查報告顯示,2020年,乳腺癌位居全球女性癌癥死亡率首位,中國女性乳腺癌新發高達42萬。據了解,乳腺癌的治療通常包括手術切除、放射治療和藥物治療相結合。然而,乳腺癌手術方式因地區和醫院間在保乳醫療條件的差別較大,乳房切除術仍占88.8%,我國整體的乳房重建率不足10%,遠低于歐美國家。
5月14日,在母親節之際,北京市紅十字基金會“啟愛行動?全國女性健康公益項目”啟動會上,公布了多項公益救助項目,以期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同步提升基層醫療機構在女性健康相關疾病領域的防治水平,惠及全國7億女性的身心健康。
參會整形專家合影
其中的乳腺癌術后重建公益項目,吸引了整形外科、乳腺外科、皮膚美容科等多學科專家的關注,來自北京、上海、深圳、成都、鄭州等地的20多位專家專程趕赴北京參會,并在啟動會上共同發起倡議,呼吁社會愛心人士、企業和醫療工作者共同關愛乳腺癌患者,正向提供乳腺癌術后重建專業指導,整合優質醫療資源提供愛心援助,切實減輕患者因疾病產生的經濟負擔,為患者重返社會重塑自信。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醫學美容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劉成勝,在啟動會上做了乳腺癌術后重建公益項目介紹。
據劉成勝主任介紹,乳房是女性重要的器官,切除乳房,意味著美好曲線的喪失,意味著軀體的殘缺,更意味著內心的消極狀態和抑郁。據有關數據統計,切除乳房的女性有悲觀、抑郁、焦慮、自卑等負面情緒甚至自殺傾向的占84%,并且這個傷痛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失。一項全乳切除患者的調查問卷顯示,患者乳房重建的意愿高達35.1%。
“然而很遺憾的是,我國還有一些經濟不發達地區,因為醫療條件受限等影響,難以普及開展保乳手術,許多患者在首先要考慮生存的情況下,選擇了切除甚至全切手術方案。可是當她們挺過了生存難關,癌癥不再對身體有影響的時候,又因為經濟原因讓她們對乳房重建望而卻步,許多患者在術后多年對不完整的乳房抱憾終身。”劉成勝表示,乳腺癌術后重建公益項目作為啟愛行動?全國女性健康公益活動其中一部分,將用三至五年時間救助100例身體恢復健康且重建意愿強烈,但家庭經濟困難的患者,擬于北京、鄭州、上海、深圳、成都五個地區設立乳腺癌術后重建公益救助中心,暫定目標救助基金為400萬。希望有更多的愛心人士支持這項公益活動,幫助乳腺癌術后患者回歸正常生活。
劉成勝在會上發言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整形美容外科主任醫師李天石在會上表示,現代女性在家庭和事業上承受的壓力巨大,近年來,中國女性乳腺癌發病及死亡風險呈逐年上升趨勢,未來10年乳腺癌將進入高發期,我們要加大科普宣傳的力量。同時,乳腺癌術后重建是一項對外科技術支撐要求較高的手術,一些基層醫院和美容醫院很難完成,需要整形外科、乳腺外科等多學科協同綜合救治。
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乳腺外科學科帶頭人韓寶三認為,隨著乳腺癌治療手段的不斷進步,我國乳腺癌診療步入慢性病管理時代,但是在很多偏遠地區的重建手術普及度不高,一些醫生也掌握不好這些技術。不少患者在接受乳腺全切術時,也完全不了解有乳房重建這一選擇。我們呼吁更多醫療工作者參與這些醫療救助,同時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劃分Ⅰ期、Ⅱ期甚至Ⅲ期手術方案,對公益醫生的施行手術資質進行分類,不僅做到精準幫扶每一位患者,也要為青年醫生提供學術培訓,讓更多的醫生參與公益救助。
曾經參加過多項公益救助的中國整形美容協會中西醫結合分會會長邵文輝、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醫學美容專業委員會副主委呂京陵均表示,過去國內也有多個針對乳腺癌及術后重建的公益項目,但很多都是由整形或乳腺外科等單個學科發起,這次我們希望有更多的學科專家參與進來,提供符合患者意愿、預期能獲得良好效果的乳房重建技術手段。
中國抗衰老促進會醫學美容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劉紅梅表示,作為皮膚美容科的醫生,可以對手術形成的瘢痕提供修復支持,提高乳房術后重建滿意度。
北京董先生醫療美容診所合規部主任于鯤表示可以為公益救助專家團及患者、廣大求美者,提供相關法律專業支持。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博士研究生導師黃金井教授認為,預防比治療更重要,不僅農村婦女亟需加強健康保健知識,其實很多高級知識分子對自身的健康認識也很薄弱。黃金井提議,要加強乳腺癌科普宣傳,把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工作向縱深發展。
啟動會上,北京市紅十字基金會為黃金井、丁芷林、李健寧、劉成勝、李天石、韓寶三、邵文輝、黎凍、呂京陵、曾高、陳偉華、張若冰、李發成、石冰、劉紅梅、馬自勤、于鯤、王軍杰、婁艷紅、鄭永生等專家,授予“啟愛專家”或“愛心醫生”稱號。
據悉,啟愛行動?全國女性健康乳腺癌術后重建公益項目已通過多次線上線下專家研討形式,目前正進入立項階段。(文/凌燕 圖/林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