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體崩塌 提前25分鐘預警救下28人 他如何做到的?
發布時間: 2021-10-14 09:34:11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責任編輯: 張豐
山體崩塌 提前25分鐘預警救下28人他如何做到的?
“對此次事件的成功處置,我只是做了自己的本職工作,這同我平時受到的安全教育分不開。”黝黑的皮膚,身著紅色工作服,頭戴安全帽,10月13日下午3點,22歲的藏族小伙何西在頒獎儀式上發表感言。他看著發言稿,略微有點緊張:“這是我參加工作以來第一次獲得表彰,非常難忘!”
9月30日9點05分左右,四川省阿壩州黑水縣境內的西爾隧道口發生大面積高位崩塌,正在該路段進行安全巡查的何西,于8點40分許進行預警并組織撤離,幫助隧道口附近建設單位28名工人成功避險。
昨日,四川省交通廳在阿壩州G347線茂紅路項目部舉行頒獎儀式,何西獲得了3萬元獎勵。
提前25分鐘預警
幫助28人成功逃生
何西是阿壩州黑山縣人,2019年入職四川瑞通工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通公司”),成為茂紅路MH3標項目部的一名安全員。
何西所在的瑞通公司承建了阿壩州茂紅路改建工程。平時,他的工作任務是每天上午和下午在G347線進行安全巡查,每天累計行程近50公里。“上午8點上班、12點下班;下午2點上班、6點下班,每天如此。”何西告訴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9月30日8時許,同往常一樣,何西驅車從黑水縣城出發,沿著G347線開始安全巡邏。“巡查工作中需要觀察山體的異常現象,比如,是否有碎石沿著山體滑落,這種情況就會影響沿路的安全。”何西說。
就在9月25日晚,黑水迎來強降雨,導致多地發生山洪泥石流災害。“9月30日巡查當天,清晨天氣很好,陽光照射,我內心反而有點緊張。”何西坦言,生怕山體崩塌險情發生。
由于從小在黑水山區長大,何西熟悉當地的自然災害現象,尤其對山體移動非常敏感。“在山區,被雨水浸泡過的山體表面很脆弱,一旦天氣放晴,經過暴曬的山體極易出現山體塌方。”
8點40分左右,何西驅車來到西爾隧道處,觀察周邊山體情況,發現隧道洞口上方的山頂有零星落石,而一處在建項目的施工駐點就在洞口旁邊。
“不好,有險情!”何西當機立斷,向施工駐點大聲呼喊,組織駐地人員撤離。
一陣忙碌后,8點50分,現場人員撤離至安全區域。
“等一下,大家往后退!快!快!”與此同時,何西對隧道口過往車輛進行交通管制。“當地群眾平時開車時對落石現象司空見慣,但我還是堅持勸導大家進行避險,險情來了就躲不掉了!”
9點05分左右,隧道口上方瞬間發生塌方,大量石塊從百米高的山坡上滾落,現場塵土漫天。
9點30分,現場施工單位對駐地人員進行清點,在此作業的28名工人無一傷亡。
脫險背后
有一套安全生產機制
山體高位崩塌,帶來的沖擊力極大。回憶起當時的險情,何西心有余悸,“當時亂石滾落,方向不明,量不大,但是沖擊力非常強,落石最遠沖到80多米外。”
從8點40分開始預警到9點05分山體塌方,何西在災難發生前25分鐘吹響“安全哨”,讓現場工人躲過一劫。
能夠及時發現險情,對何西而言,除了憑借自小形成的對山區險情的敏感“嗅覺”外,還來自規范化的安全管理制度。何西透露,公司今年4月就在此次山體塌方處舉行了安全演練,大家都有很強的安全意識,這次撤離非常及時。
此前,四川省交通運輸廳還專門印發了《關于嚴格落實項目駐地安全六條措施切實抓好交通在建項目安全工作通知》,明確要求,把安全責任落實到最基層和最小工作單元,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在項目推進過程中,每個標段負責人都簽訂了安全生產責任書,整個工程配置了安全員和巡查員,每月會召開安全例會,在會上將近期一些安全問題進行通報,定期開展安全生產講座培訓,播放PPT給工人看,強化大家的安全生產意識。”G347線茂紅路指揮部管段工程師兼安全工程師黃云林說。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實習記者 宋嘉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