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醫療器械檢查員】李澍:讓制度為信任保駕護航
發布時間: 2018-09-18 11:36:39 | 來源: 中國醫藥報 | 責任編輯: 張豐
李澍: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醫療器械檢定所副研究員,國家醫療器械檢查員,多次參加醫療器械境外檢查和飛行檢查。
進入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以下簡稱“中檢院”)正門,轉彎向左,便是醫療器械檢定所所在的4號樓。位于一樓的一間實驗室里,一位斯文的穿白大褂、戴眼鏡的研究人員正埋頭試驗,他就是李澍。
“這是檢測有源植入物的設備,這是電磁兼容檢測設備……”李澍如數家珍地介紹著桌上琳瑯滿目的儀器設備。在他看來,醫療器械多學科交叉、科技含量高,需要用檢驗檢測、注冊體系核查、生產現場檢查、經營使用環節檢查等構建全鏈條的風險管控制度。
地鐵閘門的聯想
1985年出生的李澍,博士研究生期間就讀于中科院物理電子學專業,畢業后進入中檢院從事醫療器械檢測工作,2015年成為第一批國家醫療器械檢查員。作為一名典型的理工男,他不僅有著對科學的熱愛和專注,也有著對生活細膩的觀察和獨特的思考。
談到對醫療器械檢查工作的理解,李澍講起了一次日本之行的感受。2017年,他赴日本京都和靜岡執行檢查任務。
在日本檢查期間,李澍發現日本企業大部分的部件進貨在檢驗過程中不做任何試驗,僅靠檢查供應商提供的書面報告判斷其符合性。這樣做固然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但其風險也是巨大的。因此,檢查組建議日本企業可以信任供貨商,但也要建立適當的抽查制度。
他聯想起初次在日本搭乘地鐵,發現進站口的閘機默認是開放的,入口并沒有工作人員查驗車票。他觀察發現,乘客都非常有秩序地刷卡通過閘機,并沒有人逃票。由于閘機口一直開放,所以乘客通行速度更快,閘門也因無須高頻率重復開關動作,使用壽命也會延長。
這個細節引發了李澍的思考:由誠信支撐的社會,其維護和運行成本確實更低,但對于產品制造來說,完全依靠誠信系統,卻存在巨大風險隱患。
“神戶制鋼篡改檢驗證書的事已經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如果下游企業適當進行抽驗,也不至于隱瞞這么久,造成難以估量的質量安全隱患。所以,要讓制度為信任保駕護航,才能讓信任更持久。”李澍說。
用專業贏得認可
李澍表示,隨著我國醫療器械監管體系的日益完善,越來越強調全生命周期管理和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如果每家企業都能夠講誠信,那么監管成本無疑會大大降低。但是,即使誠信體系和行業自律高度發達,必要的檢查制度也不可或缺。醫療器械檢查員從事的正是這樣一份為質量和信任保駕護航的工作。
“特別是境外檢查,雖然國外產品進入中國市場必須遵守《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及其附錄的要求,但也不能生搬硬套中國法規,要真正把握產品風險。”李澍說,只有讓企業覺得檢查發現的問題正是他們忽略或正著力解決的,對方才會真正認可檢查結果,這也是對監管工作專業性的最好詮釋。
2017年,李澍在檢查一家境外醫療器械產品時,發現企業標稱產品滿足RoHS指令(在電子電氣設備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該指令的目的在于限制電器電子產品中的鉛、汞、鎘、六價鉻、多溴聯苯(PBB)和多溴二苯醚(PBDE)等6項物質的含量,以保證使用者和環境安全。
李澍隨即調閱了產品檢測資料,通過比對色譜數據等資料,發現企業檢測使用的焊錫原料溴元素含量超標。雖然溴離子本身沒有毒性,但PBB和PBDE都含有溴離子,溴離子含量超標預示著PBB和PBDE有超標的風險,應該進行進一步的化學分析,以保證PBB和PBDE滿足指令要求。而廠家僅要求供貨商提供焊錫中不含PBB和PBDE的聲明便關閉了該問題。原來,由于本身并不具備評價RoHS的能力,企業將此項檢測業務委托給了集團旗下的其他公司。
盡管醫療器械目前還不屬于RoHS自愿認證產品目錄,并非我國法規要求的醫療器械強制性標準,但檢查組提醒企業,既然在產品介紹中聲稱滿足該指令,還是應該嚴格進行有效的檢驗檢測,使產品真正達到預期用途和聲稱的質量標準。經過溝通,企業代表表示認可。
李澍說:“像這樣的例子,其實就是通過檢查,幫助企業發現其自身忽略的問題,在控制產品風險的同時,持續提高研發、檢測和管理能力。”
我們有個約定
“作為具有檢驗檢測背景的檢查員,在檢查中有哪些優勢呢?”李澍謙虛地說,談不上優勢,只是一種互補。
據李澍介紹,有檢驗檢測背景的檢查員對產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進行過系統評價,能很好地把控產品的潛在風險點,在檢查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反過來,檢查工作對檢驗檢測、國家抽驗也有幫助。
李澍表示,目前,我國醫療器械監管強調全生命周期管理,如果只熟悉最終產品的型式檢驗,對有些生產環節的風險點,在進行質量評價和檢驗的過程中,就容易發生遺漏。而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所以,檢查組一般由三人組成,在知識結構上,通常有一人熟悉產品,一人熟悉監管,一人熟悉質量管理體系。出發前,檢查組內部會進行分工,每個人負責不同的內容,如有的負責廠房設施檢查、有的負責設計開發檢查、有的負責檢驗或質量管理體系評價。
在檢查員和企業人員一起去生產現場、庫房、潔凈間進行檢查時,負責生產管理、檢驗的檢查員,可能要進行現場抽樣,記錄現場產品的批號,以便在檢查紙質資料時讓企業提供相關批次產品的記錄;負責人員、設施的檢查員,就要求企業提供花名冊、設施一覽表,并進行現場審查。
“對白天審閱資料和現場提問發現的問題,檢查員都會記錄下來,晚上和組長一起開會討論。”李澍說。
通過生產現場檢查是否一定能發現企業存在的問題呢?面對記者的疑惑,李澍說,對生產現場的日常檢查和飛行檢查,有利于掌握企業生產的真實狀況。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時間和人員限制,希望通過一兩次檢查發現所有問題是不現實的。但如果存在問題不去糾正,遲早會被發現。所以,企業要強化守法意識和自律意識,主動落實主體責任,保證醫療器械的安全有效。
采訪接近尾聲時,李澍表示,不管是境外檢查、境內飛行檢查還是日常檢查,對檢查員的要求都非常高,不僅要了解產品、法規要求和質量管理體系,還要具備實戰能力。
“檢查員的成長是十年磨一劍的過程,您過一兩年再采訪之前采訪過的檢查員,一定會發現大家在認識和能力上都有很多進步。”李澍和記者約定,一起見證我國醫療器械檢查員和器械行業的成長與進步。(記者張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