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戴天方
發布時間: 2018-03-09 13:39:29 | 來源: 中國網 | 責任編輯: 郭江
戴天方,全國勞動模范,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三院二三九廠)首席技師、機加車間職工。2018年1月30日,在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戴天方當選為北京市出席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機器的轟鳴聲中,工人們正忙碌著。在數控設備操作平臺上,看到的他,中等身材、剃著光頭、戴著黑邊眼鏡,眼前的他笑容謙遜,斯文中透著一股頑皮,平易中透著一股自信,盛名之外彰顯從容、淡定。他的面前,數字、文字和符號組成的指令在顯示屏上不斷跳動,他的身后,車床設備正在執行切割指令,乳白色的切削液飛濺流淌,無數航天產品的精密工件正是在這里生產完成的。他就是戴天方。
“我到239廠是1986年,當時上技校,通過三年機械加工專業的學習,就被分到了239廠一個最大的軍品的機加車間。”戴天方告訴記者。1989年,19歲的戴天方技校畢業后成為239廠的一名普通工人,成為最早接觸數控機床的少數幾個人之一,僅僅4年時間,他就通過自學練就了異形薄壁加工、非圓截面艙體加工的絕活,被同事們稱作“戴一刀”。
“愛琢磨,愛鼓搗,手還特別巧。”認識戴天方的人都這么評價他。工作中更是喜歡琢磨手里的活,喜歡挑戰有難度的東西。他總愛跑到廢料堆或者工裝庫,想方設法利用現有生產資源,將廢舊工裝進行改造后使用。某產品曲面真空吸附夾具、超大直徑孔鏜刀盤、萬向節百分表架、五軸銑頭拆卸工具都是他的“杰作”,光這些就為廠里節省了數萬元的成本。通常來說,研制樣品要比批量生產復雜得多,更需要豐富的實戰經驗,而戴天方總是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隨著航天產品的更新換代,轉型升級,廠里承擔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重點產品日益增加。研制產品加工難度大,可參照、查詢的資料少,比起批生產產品要耗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每每有關、精、重產品部件流轉到機加工序,他總是主動請纓敢于擔當。“我多承擔一些,摸索些經驗出來,后續加工就容易多了”。戴天方總這么說。在他的《加工隨筆》中記錄著數控刀具改進、保證精度、減少誤差的一次次心得,隨著時間的流逝,也使《加工隨筆》從量的沉積變成了質的飛躍。
精于心,美于形,在專注的平凡之路上,能夠發現旁人不易察覺的美好與快樂。在戴天方眼中,數控機床設備并不是冰冷的機械,它們在精準與秩序之中,蘊藏著力量與樂趣,還有一位技師的工匠之心。29年過去了,懷著對航天事業的熱愛,對工作的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對機械加工業濃厚的興趣,戴天方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出了不平凡的人生經歷,時至今日,繼續毅然決然的為鑄就軍工制造業的脊梁堅守著。
當選十三屆人大代表后,戴天方坦言,對于這樣一種全新的身份,他極受鼓舞,又深感壓力。“對我自己來說,還是壓力大于喜悅,肩上更多了一份責任,為了行使好人大代表的權利,內心要懷著一種敬畏之心去干這件事情,這一份權利和責任是代表了廣大的人民,代表你的行業,代表你的職業群體。”戴天方說。
(記者編導:郜玉至 剪輯:李凱馨 圖片:董寧封曉東)